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 - 稍少見清錢之四

近日常常聽泉友談論雍正云局分版很多麻煩,因為云南省不但鑄錢局多,而且鑄期又長,小弟也有同感。現在謹貼上個人對云局的一些虜淺認識和大家探討一下,以達拋磚引玉之目的。錯漏之處,懇請教正。




1. 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之昆明局:

個人所知,昆明局鑄錢始自雍正元年至雍正十三年。一般來說,共有十三版別,也是寶云局中較容易見到的雍正制錢。昆明局制錢每多品美和錢徑較大。一般約是27.5毫米上下,但很多版本直徑都有28毫米以上。雍正十二年後,錢徑減至約26毫米。個人藏品重量是最輕從3.8克至最重6.5克。其錢文特徵端莊平正,雍容大度。大部份都是錢面「正」字第四筆特別長。有些長至粘著「正」字的第一筆。昆明局鑄錢雍正元年至雍正六年單點通,都屬於「寬緣」。我所說的「寬緣」,只是相對昆明局本局自鑄各不同年份來說。因為昆明的「寬緣」,比較起大理局的「寬緣」來說,簡直是大巫見小巫了。雍正元年至雍正三年屬於「寬緣小字」,但是雍正四年開始昆明局雍正錢的錢文已經轉變為大字了。雍正元年至雍正三年部份滿文寶形狀寫成像葡萄,泉友喜稱之為「葡萄寶」。雍正四年至雍正六年仍屬於寬緣錢,或者稱之為「寬緣大字」吧!雍正七年至雍正十三年雙點通。但雍正十二年後,錢徑和重量都減少了。






2. 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之臨安局:

臨安局鑄錢也是始自雍正元年至雍正十三年,大至上也分十三版別,寶云局中也不難見到。臨安局制錢錢文寫法變化較大。其錢文特徵較之昆明局鑄品粗獷。特別是「雍」字,「雍」字下部的邊旁寫法特別奇異,,[我想說的是簡體「鄉」字處,抱歉我的電腦不能打簡體字。]「正」字扁平,不類昆明局錢之方正。在錢背方面,泉友常愛用「岐首曲尾」來形容錢背的滿文「云」字。直徑28毫米以上的版別較昆明局還要多。雍正十二年後,臨安局鑄品錢徑也減至約26毫米。個人藏品臨安局鑄品重量是最輕從3.6克至最重7克。其鑄品雍正元年至雍正六年單點通,雍正七年至雍正十三年雙點通。






3.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之大理局:

大理局的鑄錢始自雍正元年至雍正四年。鑄期只有四年,鑄品稍少見是可以理解的。 大理局的鑄錢基本上屬於「大寬緣」,它的錢緣在云局中相對來說是最寬的。大理局錢文寫法風格和昆明和臨安兩局不同。其錢文最大特徵就是錢面的「正」字特別扁平,較之臨安局有過之而無不及。「雍」字下部的邊旁以三筆寫成,收筆處有令人草率之感覺。記憶中雍正錢的錢文「雍」字少見同類寫法。面文常見「雍」字尾連著「通」字的頭,俗稱之為「雍連通」。「寶」字「貝」部兩足為一短橫和一小點組成,偏於橫平狀。錢背滿文寶呈尖頭狀。滿文云起筆處為一有力的長直豎,大部份滿文云收筆處都高於穿下橫郭。錢背穿上或穿下時發現有不明顯的豎紋。據德國布威納前輩考証,此等豎紋為年份鑄記。即一豎為元年鑄品,四豎為四年鑄品,如此類推。故泉友常稱大理局鑄品為「記號錢」。但大部份大理局鑄品是沒有豎紋的。 個人藏品大理局鑄品重量是最輕從4.2克至最重7.4克。由於錢緣極寬,大理局鑄品少見28毫米以下。






4. 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之霑益局:

霑益局鑄錢也是始自雍正元年至雍正四年。鑄期只有四年。相對來說, 霑益局的制錢稍少見。其錢文較為特別的地方,就是寶字「貝」部的最下兩筆較長而成魚尾狀。部份泉友稱之為「魚尾寶」。錢背滿寶寫成像三個大圓圈連在一起,所以老一輩的泉友稱之為「大三圓」。相對來說,昆明局和臨安局的部份早期鑄品錢背滿寶的三個小圓圈,也就順理成章地稱之為「小三圓」了。霑益局制錢錢背滿云最後一筆一般來說都高於中穿下橫,也就是說有「昂云」的情況。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霑益局鑄品錢背穿上也發現有不明顯的豎紋,不知道是否也是年份的爐記。個人藏品霑益局鑄品重量是從最輕的4.2克至最重的5.7克,錢徑由26.8毫米至28.2毫米。






5. 清代雍正朝之云南五局制錢之東川局:

東川局在雍正朝之前也有鑄錢,只是後來停鑄。東川原為四川省的轄地, 後來在雍正四年歸云南。東川本地礦產很豐富,素有「銅都」之稱。東川局在雍正十二年重新開鑄至十三年。在云南五局中,東川制錢極容易辨認。因為錢面「正」字扁平而帶「八分」書意。(類東漢的隸書)。由於東川錢都屬雍正朝的後期鑄品,「通」字自然是屬於「長通」了。錢背之滿文「寶」字形極大. 其實「大滿寶」是雍正制錢最後兩年的特徵之一。如常見的「大寶川」和「大寶晉」等。但東川錢的錢徑較之其他云南局錢要小得多。通常約在25.5毫米至26毫米之間。云南五局中,以東川制錢最少見。個人藏品東川局鑄品重量是從最輕的3.9克至最重的4.4克。






最後特別提醒各位:

根據《皇朝文獻通考卷十三錢幣考》關于云南廣西府局有鑄錢的紀錄,也就是說雍正朝時云南最少有六鑄局。 又目前發現部份雍正云南局制錢的樣本,無法辨認為何局鑄品。比較著名的有「云縮字」。我想最少有兩個可能: 其一是當時的到代私鑄品,其二是制錢鑄造過程的變異。但第一個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此類鑄品外表都是很粗糙和原始的。 本來雍正朝的鑄錢制度比較嚴格,到代私鑄應是機會較少。但是因為云南省遠離京師,所謂「山高皇帝遠」,那裡無法無天的土司又多,當地盛產銅礦,私鑄的可能性很大。在雍正四年,剛巧云南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經常產生糾紛,所以雍正皇聽從雲貴總督鄂爾泰的建議,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原土司,改派流官治理云南。不知此事和私鑄錢是否有關?若是真確的話,首類鑄品在錢幣藏家眼中應是屬於珍品,次類鑄品只能算是趣味品而矣!

上圖借助林一軍兄的一枚縮字云局來幫助說明。因時間太久, 忘記了林兄的網名,無法先聯絡林兄再發圖,在此謹表歉意。

以上所寫的都是我對雍正朝云南五局制錢的膚淺見解,屬於一些極表面的個人印象。難免錯漏百出,希望各位前輩及老師教正,謝謝!






上圖第一枚是鑄於雍正元年昆明局的「葡萄寶」,中間一枚是鑄於雍正十一年臨安局的「工頭通」,最後一枚是鑄於雍正十三年昆明局的正字「三橫齊」,三枚都是泉友較喜愛的雍正朝云南省鑄錢。

一位神交以久的老外泉友對我說:「由於諸多復雜的歷史與現實的因素,多年來 中國文物大量流失到海外,導致部份文物研究的領域,海外有關人士具有的資料,比較我等炎黃子孫還要多,有些老外對我博大深遠的中華文化的向往和熱情,比較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他們擁有第一手資料的優勢,在文物的研究深度和成果方面,都走在我們的前面。」 各位泉友,我們不要處處在被動的狀態,是時候奮起直追了! 向世界率先展示我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不應該是外國人,應該是你,也是我,是我們大家的責任! 各位泉友若見到雍正皇帝的朱批是有關鑄錢的,敬請通知。謝謝!

[華夏泉貨彙考-為其樑 2006]





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由於水平有限,資料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方家指正賜教,不勝感激。為其樑












eXTReMe 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