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書畫同源

    在中國一向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中國水墨畫和中國書法都是通過毛筆的筆墨技法來表達出特定的主題。在用筆方面有:點、線、面、皴、擦,以及方圓正側、轉折頓挫來表現物象的結構,即和國畫六法中的所謂「骨法用筆」。在用墨方面則有:黑、白、乾、濕、濃、淡等等來表現各種不同的面對光的反射,從而體現出物象的形體和質感,大致和國畫六法中的所謂「應物象形和隨類敷彩」相似。我突然想起,在中國書畫中有所謂「墨分五彩」的講法,我總覺得一幅純黑白的水墨畫或書法,比較一幅瑰麗七彩的西洋畫在意境和技法上高出許多。或者因為個人較偏愛於國學。


    國畫大師潘天壽在他的【聽天閣畫談隨筆】中引晉王羲之《筆勢論》云:『每作一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危峰之墜石,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是點畫中,皆繪畫也。
    唐張彥遠《論畫六法》云:『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是形似骨氣中,皆書法也。吾故曰:『書中有畫,畫中有書。』


    雖然書晝同源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中國書法和繪畫還是有分別的,繪畫所表現的是自然界的實物造型,書法所表現的則是線條的抽象造型。但是殊途同歸,其中的「美」,都是不可名狀,只可理喻,不可言傳。好的書畫,一定有它自身的感染力,才能吸引觀書或觀畫的人欣賞,但是它的感染力是否可以引起觀者共鳴,在很大程度上依附在觀者的國學修養上。所以我們經常發覺那些書畫鑑賞家和收藏家,不但本身有一定的國學修為,而且「都寫得兩筆」。










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由於水平有限,資料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方家指正賜教,不勝感激。為其樑









eXTReMe 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