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
思古幽情之香港早期輔幣香港一八六三年一毫銀幣你現在所見到的是一枚一八六三年的香港銀輔幣。這枚輔幣是香港第五任港督羅便臣爵士在一八六二年向英倫訂鑄的三種輔幣之一。此幣一直到一八六四年一月一日才在香港正式啟用。經過一百多年的歲月鎔煉,銀幣上的維多利亞女皇塑像早已經呈現出寥落的蒼桑。預告著帝國斜陽的去向。當你望著這枚殘舊的輔幣時,不知道是否會勾起你一點湮遠陌生,而又似曾相識的回憶呢? 銀幣所連接的年代是十九世紀的中期,雖然我不知道它的前主人中,是達官貴人多些,還是販夫走卒多些?這些早已經是無從稽考了。 但是我總覺得在這枚銀幣剛被運到香港時,在香港居民中,一定引起不少漣漪,甚至是旋渦。 在逝水流光中,這枚銀幣的背後一定隱藏著不少發人深省的故事。 如果你也熱愛中國歷史,在你的腦海裡是否也呈現出,當時九龍市集附近的熱鬧情景呢?剛在紅毛鬼統治下的原大清國子民,望著只有四個漢文的新銀幣,不是滿臉無奈嗎?旁邊坐在界石上的老人家不是正在搖頭嘆息嗎?路旁的轎夫們正在高聲爭論,不知道是那位大哥,最先能於日內,賺夠一百枚錢仔,換回一枚紅毛鬼的新銀幣,讓大家過一過手癮呢? 在不遠處的大清國九龍巡檢衙署,剛剛從官富寨遷回九龍城寨內,寨城衙署內的「弓兵」正在磨拳擦掌,破口大罵。想起當年各位兄弟鎮守九龍炮台時,在參將賴恩爵大人指揮下,不是對番幫還以顏色嗎? 滿臉淚痕的巡檢司大人在內堂低聲哭泣,心裡仍怨恨著兩年前歸天的咸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內確認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竟然將九龍半島割讓于英吉利。 或者你看到的是香港島,在政府山上的豪華督憲府裡,躊躇滿志的大英帝國香港督憲羅便臣爵士,剛簽署了倫敦殖民地大臣所要求的駐港英軍軍費,每年二萬英鎊。他現正意氣風發地接受中外新報的記者訪問。 督憲府不遠處的鴨巴甸街上,就讀中央書院的一群富家子弟剛好放學。其中一位同學情不自禁地掏出媽媽給他的新銀幣,想向同學們炫耀一下。路旁那個賣零食的小販,有目標地伸長脖子,在偷偷地看呢。 一對路過的西方紳士淑女,拿著剛用兩枚新銀幣換回的白雲號頭等船票,男的自以為有紳士風度,正在徵求女士的意見,搭渡到廣州,是夜船舒服呢?還是日船好些?女的卻認為毫不重要,但是可別忘了帶著那瓶價值不菲的法蘭西香水啊! 這枚銀幣在歷史長河中游蕩,看盡了多少人間的悲歡離合,聽盡了勞苦大眾的辛酸故事,你再看看它,現在銀幣上的女皇不是一臉迷茫嗎? | |
|
主頁 - 新資料 - 歷史年表 - 書畫 - 錢幣 - 集郵 - 失落的文化 - 網站鏈接 |